以案释法382点外卖虚构食安问题入刑案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民众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也大为增强,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但这1权利的行使,并非没有限度,存在着法律界限。
一.案情简介
潘某注册了多个美团账号,之后在网络平台上发布“3-5折吃外卖”的信息,有人见便宜,就与之联系。潘某就告诉订餐者,先在美团外卖平台订购食品,再虚构收到的食品存在质量问题,并把登录美团账号的验证码发给他,由他负责进行索赔,索赔款与订餐者平分。通过这1手法,向美团恶意索赔金额1.6万余元。其行为被美团平台发现并报警,案发。
法庭审理后认为,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考虑其案发后,退赔了美团的全部经济损失,也自愿认罪认罚,判处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千元。
二. 案件的警示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民众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也大为增强,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但这1权利的行使,并非没有限度,在正当维益与恶意投诉之间,存在着法律界限。恶意投诉是指明知无理由或者无真实证据的情况下进行投诉,以达致损害他人名誉、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恶意投诉违背了法律意愿,是对权利的滥用。本案的情节更为严重,捏造事实进行投诉,以获得对他人钱财的非法占有,受到刑法的惩处。
对此类案件,通常行为人采取什么样的索赔手段几乎成为判断是否构成犯罪的重要条件,但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判断是合法举报还是恶意举报?是合法维益还是以维益为手段勒索钱财?还是有一定的难点,通常需要综合判断。
三 相关法律
1. 是否构成【诈】骗罪,看三个关键要件,
(1)是否虚构事实;
(2)是否隐瞒Z相。
(3)是否实施了欺诈;
2. 量刑有3挡:
(1)数额较大判3年以下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数额巨大判3年以上10年以下徒刑;
(3)数额特别巨大判10年以上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