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行为人实施的放火行为已经造成,或者可能引起不特定范围内的公私财产被烧毁,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结果,那么,不管你放火焚烧的是自己的房屋或财产,还是放火焚烧其他公私财产,都会认定为放火罪。
以案释法386 情侣吵架烧店铺入刑案
如果行为人实施的放火行为已经造成,或者可能引起不特定范围内的公私财产被烧毁,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结果,那么,不管你放火焚烧的是自己的房屋或财产,还是放火焚烧其他公私财产,都会认定为放火罪。
一.案情简介
去年4月1个晚上,杨某与其女友张某和其他朋友甘某、黄某等人,到一家KTV唱歌。期间,杨某与其女友张某发生争吵,杨某愤而离开,来到其女友与他人合开的街面店铺,将汽油泼在店铺的卷闸门上并点燃。待火燃烧后,杨某用微信拍摄影像发给朋友甘某,甘某看到后,立即和黄某等人赶至现场,将火扑灭,并与杨某进行了交流,期间杨某与张某再次发生争吵,杨某再次将汽油泼洒到店铺的卷闸门上,欲再次点燃,被黄某等人制止。次日其女友与合伙人相继报案,案发。
法庭审理后认为,杨某为发泄个人情绪,在街面店铺故意放火,危害公共安全,其行为触犯放火罪,判处杨某徒刑3年6个月。
二.案件的警示
故意放火的故意,是指行为人存心地、有意识地、明知不应为而为之的心理态度。而认定放火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关键点在于,是否危害到公共安全。
通常来讲,社会和公民休养生息所需要的外部环境和秩序,即是公共安全,而这些外部环境和秩序的安全和稳定,是公民的基本权益。
如果行为人实施的放火行为已经造成,或者可能引起不特定范围内的公私财产被烧毁,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结果,那么,不管你放火焚烧的是自己的房屋或财产,还是放火焚烧其他公私财产,都会认定为放火罪。因为放火行为后果的严重性和广泛性,往往是难以预料的,其危险性很强,因此刑法不探究行为人的初衷是什么,也不以实际造成损失为放火罪的构成要件,只要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可能性就成立放火罪,要受到刑事处罚。
当然,如果放火行为没有或也不会危害到公共安全的可能性,也没有造成巨大损失和人员伤亡,一般也不构成放火罪,但要承担行政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处理具体放火案件时,认定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还将根据行为焚烧对象的性质、所处的环境等来综合分析。
三. 相关法律
1. 刑法规定, 放火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徒刑。
2. 放火危害公共安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10年以上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