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贸易类案例(17)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消费品标准和品质提升,增加「中国制造」有效供给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会议确定,要紧密围绕消费需求旺盛、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家用电器、消费类电子、装饰装修、服装服饰、化妆品和日用化学品、妇幼老年及残疾人用品、文教体育休闲用品等一般消费品领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主体作用,建立政府主导制订标准与市场自主制订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
一是紧扣消费品质量安全要素,加快制订一批强制性国家标准。提高消费品国内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推动实现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二是引导企业增强品质、品牌和行销意识,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实施精细化品质管制,支援企业提高品质线上监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品质追溯能力,鼓励大中型企业实施首席品质官制度。
三是创新标准和品质监管,实行随机抽查企业、随机抽检产品、随机选择检测机构,加快建设跨部门、跨行业的消费品质量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企业自我声明公开产品和服务标准,并将标准实施情况纳入品质信用记录,加大社会监督。建立检验认证机构对产品品质承担连带责任制度。
四是建立主要消费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强化消费维权保护,推进缺陷产品召回常态化,建立消费品质量安全惩罚性赔偿、销售者先行赔付、责任保险等制度。破除地方保护,打击进出口、网购中的侵权假冒和包庇、纵容违法违规经营等行为。
五是把消费品标准与品质提升和装备制造升级紧密结合,以消费市场向中高端发展引导带动装备制造企业主动提高设备产品的性能、功能和工艺水平,促进「中国制造」全产业链升级。
> 国际投资类案例(5)
> 涉外民刑事类案例(4)
> 海商事案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