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International      Domestic               Lawyer              Videos              Cases                   News          Latest regulations
慈溪刑事辩护律师刑法系列文章_- 他的定罪冤吗
来源: | 作者:慈溪刑事辩护律师陈亮 | 发布时间: 2017-10-26 | 2746 次浏览 | 分享到:
慈溪刑事辩护律师陈亮:有生产加工伪劣产品的行为而没有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法律是按生产伪劣产品罪认定,还是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认定?

                                               
                                                         慈溪刑事辩护律师刑法系列文章
_- 他的定罪冤吗


. 他的定罪冤吗

       有这样一个委托案子,当事人为朋友代为加工伪劣产品,事发后,当事人被认定犯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他觉得自己有点冤,认为自己只是生产并没有销售伪劣产品,怎么多了一个销售伪劣产品罪?

那么有生产加工伪劣产品的行为而没有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法律是按生产伪劣产品罪认定还是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认定?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属于选择性罪名,具体罪名有3个,(1)生产伪劣产品罪、(2)销售伪劣产品罪,(3)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选择性罪名的意思就是该罪名既可概括使用也可拆开使用。一般来讲,行为人只生产伪劣商品的,构成生产伪劣产品罪;只销售伪劣产品的,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既生产又銷售的,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不实行数罪并罚。但在司法实践认定上是有以下区别的:

1. 如果行为者只是生产伪劣产品,没有直接销售,但生产总货值达到(销售者)销售金额三倍以上的,刑法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处罚。

2. 如果行为者看起来只是生产了伪劣产品,并没有销售,但他在接加工订单时对委托加工者的意图是了解的,为了获取利益愿意接下单子,这种行为实际上构成了共犯,尽管自己没有参与销售,仍要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所以上面提到的那个当事人经查明,事实是知道委托加工者意图的,所以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认定.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法律释义:

1. 刑法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

2.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是指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异物,致使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者产品明示质量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降低、失去应有使用性能的行为。

3. 以假充真,是指以不具有某种使用性能的产品冒充具有该种使用性能的产品的行为。

4. 以次充好,是指以低等级、低档次产品冒充高等级、高档次产品,或者以残次、废旧零配件组合、拼装后冒充正品或者新产品的行为。

5. 不合格产品,是指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质量要求的产品。

 

. 量刑标准

 1. 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2、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3、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4、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其他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