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International      Domestic               Lawyer              Videos              Cases                   News          Latest regulations
慈溪律师-慈溪刑事律师陈亮: 以案释法374 网络猥亵未成年人入刑案
来源: | 作者:慈溪刑事律师陈亮 | 发布时间: 2023-09-11 | 333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司法实践中,对这类案件基本都是从重判决。即使行为人不供认犯罪情形,法庭也会以被害人陈述为证据核心构建证据链条,进而认定犯罪事实。




                                                                         以案释法374 网络猥亵未成年人入刑案




 

在司法实践中,对这类案件基本都是从重判决。即使行为人不供认犯罪情形,法庭也会以被害人陈述为证据核心构建证据链条,进而认定犯罪事实。

 

一.案情简介

 

毛某在网络游戏平台认识了周某女,并添加周某为好友,聊天中毛某知道了周某未满14周岁。毛某先将自己隐私部照片发送给周某看,多次诱哄周某拍摄自己隐私部的照片给他看,后想【视】频互看,周某拒绝并删除了毛某QQ好友。毛某又更换QQ号,以存有周某隐私部的照片相要挟,强行添加周某为QQ好友,并以此胁迫周某多次拍摄自己隐私部的照片发送给其观看。此事被周某母亲发现,报案。

法庭审理后认为,毛某以满足性刺J为目的,明知被害人系未满14周岁的儿童,仍通过诱骗、胁迫等方法,多次要儿童拍摄、传送暴露隐私部照片供其观看,严重侵害儿童人格尊严和心理健康,其行为已构成猥亵儿童罪。判处毛某徒刑6年。

 

二.案件的警示

 

网络猥亵指的是,行为人为满足性刺J目的,在网络上打着交友、招童星等幌子,诱骗、胁迫未成年人进行赤聊或发送赤照、赤视等方式进行猥亵的违法犯罪行为。是一种虚拟世界中实施的猥亵,它虽不同于传统的直面式猥亵,没有体对体实质性接触,但依旧构成猥亵行为。

据高检发布的报告,近年来,未成年人被侵害犯罪持续上升,其中隔空猥亵未成年人案件高发、频发,在全国多地已有1000多判例。

 

未成年人由于自身认知能力不成熟,在进行网络社交时,防范意识差、防备能力弱,极易受到他人的引诱、欺骗和威胁,进而成为隔空猥亵的对象。网络实施的隔空猥亵犯罪,隐蔽性大、隐案率高,祸害面广,不仅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造成极大损害,更具有极大社会危害性。

在司法实践中,对这类案件基本都是从重判决。即使行为人不供认犯罪情形,法庭也会以被害人陈述为证据核心构建证据链条,进而认定犯罪事实。若被告人受到刑事追究,被害人监护人还可要行为人赔偿心理诊疗费以及人格权等损害赔偿。

 

相关法律

 

1. 刑法规定,猥亵儿童的,处5年以下徒刑,手段恶劣、恶劣情节恶劣的,处5年以上徒刑。

2. 二高在《猥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如何认定情节恶劣、手段恶劣,及对相关从重、加重处罚作了进一步明确和细化。

3. 高法同时明确,对这类犯罪,一般不得适用缓刑和假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