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International      Domestic               Lawyer              Videos              Cases                   News          Latest regulations
慈溪刑事律师:以案释法之十九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来源: | 作者:慈溪刑事律师陈亮 | 发布时间: 2019-11-22 | 1284 次浏览 | 分享到:
慈溪刑事律师陈亮:今次,介绍以案释法之十九: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通过本案来进一步了解法律。本文仅供大家参考。


                                                       以案释法之十九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慈溪刑事律师陈亮今次,介绍以案释法之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通过本案来进一步了解法律。本文仅供大家参考。

 

一.案情简介

 

惠姓被告,成立了一家公司,但资定金严重短缺,于是决定,向内部职工及社会群众高息借款。先后7年半时间里,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 07亿。同时,惠姓被告将非法吸收的公众存款,部分用于盈利活动。

本地中院认为,惠姓被告,向不特定人吸收存款的行为,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构成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同时构成挪用资金罪。

判处惠姓被告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四十万元;犯挪用资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四十万元。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非法指哪些行为

 

该罪的非法主要指三点:

 

1. 指没有经过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准,而从事存款业务或向公众吸收存款的行为。具体有两种情形:

(1)  行为人不具备吸收公众存款的主体资格而办理存款业务,或吸收公众存款的;

(2 )行为人虽然具备吸收公众存款的资格,但其吸收公众存款的方法是非法的。如有些商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为了争揽客户,违反国家关于利率的规定,以擅自提高利率或在存款时先支付利息等手段吸收公众存款。

 

2. 向社会公开宣传公开宣传是指通过各种媒体、推介会、广告传单、手机微信短信、口口相传途径,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信息广为宣传其宣传内容表明谁来参加都可以,宣传具有公开性。

 

3.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对象是社会不特定对象,不特定对象通常具备三大特征:

(1)吸收资金的对象具有多维性,既包括陌生人,也包括亲戚、朋友及朋友介绍的人;

(2)吸收资金的对象具有可变性,可以随着行为人的社交圈或信誉的变化而变化;

(3)吸收资金的对象具有逐利性,参与看中的是行为人承诺的高额回报,而不是亲情、友情。因此,只要行为人面向社会公开宣传或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放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信息在社会上传播,并以此吸收公众资金的,就可以认定为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