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International      Domestic               Lawyer              Videos              Cases                   News          Latest regulations
外贸审证错误案例
来源: | 作者:pmo4709b7 | 发布时间: 2016-12-25 | 6037 次浏览 | 分享到:
本案例的出口公司对该条款没有正确的理解,被上述举例类似条款所混淆,误认为每批之中还可以分批。议付行在议付时就提出异议,出口公司没有引起注意。。。。。。

63日”

    出口公司有关人员对开证行这样坚持所提的意见,所以又对信用证条款作进一步的探

讨,才认为以前是误解信用证条款。只好又向买方马卡尔贸易有限公司商洽,最后以降价为条件而结案。

 

二.分析:

    假设本案例的信用证条款是这样规定的:  “Shipment in two lots: 400M/Tons to Antwerp not later than May311996. 200 M/Tons to Brussels not later than June 301996.”另外在其

他条款又规定:  “Partial shipments are allowed.”则可以考虑在每批之中再分批。因为条款虽然规定400公吨和200公吨两批,但另条款又规定允许分批装运,意即400公吨或200公吨两批之中允许分批装运。本案例信用证条款却是这样规定:  “Partial shipments are allowed in two lots.”因为“Allowed”一词却被“in two lots”词所修饰和限制,即“允许”(allowed)被“分两批”(in two lots)所限制,也就是说其所“允许”的条件是“分两批”。

    本案例的出口公司对该条款没有正确的理解,被上述举例类似条款所混淆,误认为每批之中还可以分批。议付行在议付时就提出异议,出口公司没有引起注意,进行研究,却仍然固执自己的理解。当时议付行又不接受,双方各执己见,所以才商定采取只是出口公司向议付行提担保议付,而要求议付行仍照常向开证行寄单不说明有不符点的情况,开证行如有异议由受益人负责。但单寄到国外,于529日开证行也捉出该不符点,出口公司却仍然还以自己的误解进行抗辩。63日开证行再次在电文中对该条款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国出口公司这时才组织有关人员对信用证该条款进行了探讨,发现自己以前的理解是错误的。

    所以在国际贸易中审证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对信用证条款有一定理解能力的人员担任这项工作,才能对企业起到把关的作用。出口业务程序从成交签订合同到各货、审证、政证、租船订舱、报关、报验、保险直至装运,任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最后均在单证工作上暴露出来,造成单证不符,被对方拒付货款或拒收货物。本案例的分批装运问题,虽然当时有船舱不足的原因,但审证人员当时认为可以再分批,误解信用证条款,所以才违背信用证规定而造成事故产生。


> 海商事案例(4)